8月13-15日,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第九次會員大會暨 “2025 國產鐵礦石全產業鏈高峰論壇” 在內蒙古包頭隆重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等聯合主辦,匯聚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礦山及鋼鐵企業、設備供應商等全產業鏈代表近千人,圍繞 “十五五” 鋼鐵趨勢、礦產資源規劃、綠色礦山建設、智能技術創新等核心議題展開研討。
華特磁電集團董事長王兆連應邀出席會議,與行業精英共探產業新趨勢,為國產鐵礦石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獻智獻力。
在大會圓桌對話環節,王兆連院士與業界專家圍繞磁電選礦裝備和工藝技術如何滿足未來綠色智能化選礦需求、國產磁電裝備的智能化未來發展趨勢、采選裝備大型化給礦山企業帶來的好處等問題進行交流。結合華特集團經過32年健康發展,成為全球唯一一家同時掌控永磁、電磁、低溫超導強磁選核心技術的國際領*企業,通過產品技術優勢和經典案例分享,給出了解決方案。
磁電選礦技術如何助力綠色化選礦?
綠色選礦的核心是工藝與裝備的綠色化。針對我國鐵礦石 “貧、細、雜” 的特點,王兆連院士分享華特磁電通過三條技術路徑實現了突破:
工藝替代降本減污:以物理磁選替代浮選工藝,如在山東華聯礦業磁鐵礦生產線,用提精降渣永磁磁選機配電磁淘洗精選機串連工藝替代反浮選工藝流程,年降本增效3000余萬元,目前提精降渣磁選機已在鞍鋼礦業、建龍礦業、西部礦業、本溪東方三家子等全球推廣應用上千臺,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等諸多榮譽;
與中科院聯合研發的1.8T立環高梯度磁選機、5T低溫超導磁選機等新產品,在包鋼集團利用世界領先的強磁選技術,將螢石精礦品位從90至95%,同時實現了鈮和稀土的回收,替代了浮選工藝。中國稀土集團、江銅集團、紫金礦業、大中礦業等在選稀土和選鋰云母項目上均采用了強磁選別工藝和裝備。
裝備技術綠色升級:稀土永磁磁選機磁源無需耗電,綠色節能;電磁類設備采用油水復合冷卻技術,無需額外冷卻水,優于傳統水內冷技術;低溫超導強磁選技術實現 5T以上超高磁場,能耗較常規電磁設備節能 90% 以上。
國產磁電選礦裝備智能化將如何發展?
建設智慧礦山與 “黑燈工廠”,裝備智能化是前提。王兆連表示,華特集團在立環高梯度磁選機等高端新裝備上實現了智能化應用突破:
狀態智能監測:設備搭載多類傳感器,實時檢測運行狀態,故障或維保到期時自動報警提示;
運維自動升級:新增不停機自動潤滑保養功能,省去人工停機保養環節,提升效率;
參數自適應調整:設備可根據礦石性質、處理量、品位、濃度等參數變化自動調整,無需人工操作,實現無人值守基礎。
裝備大型化能為礦山企業帶來哪些實際效益?
隨著更多千萬噸級礦山項目的開發,裝備大型化成為行業趨勢。王兆連以華特最新研制的系列大型化磁選裝備為例具有三大明顯優勢:
成本大幅降低:以7米立環磁選機為例,大型化設備可節省工程投入40%、能耗超 50%,同時減少人工成本;
資源高效利用:單臺設備處理量提升,減少工藝線布置長度與面積,節省選廠土地資源 50%以上;
全流程適配:華特已實現干式+濕式磁選、弱磁+強磁選裝備的全面大型化,可滿足千萬噸級選礦廠上下游設備配套需求,一臺替代多臺,適配全工藝線大處理量。
華特磁電集團作為專注于鐵礦石分選技術智能化研發與應用的國家單項*軍產品領軍企業,8月9日發布的“全球*創、世界領*”7米超大型智能立環高梯度磁選機等系列成果,展現了“綠色低碳+智能高效”的卓越技術優勢,為我國千萬噸級礦產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等領域高質量發展提供關鍵性技術支撐,為全球礦產資源開發提供了“中國方案”。
下一步,華特磁電集團將積極開展“基礎研究+中試驗證+產業化”產學研用全鏈條創新體系,加快推進綠色化、智能化、大型化高端裝備的研發與產業化,加快多場協同高效分選技術、數字孿生與仿真優化技術、智能運維與健康管理系統等前沿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技術達到全球領*。持續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合作共贏為紐帶,為國產鐵礦石產業鏈健康發展貢獻更多力量。